VS 여러분! 반갑습니다.    [로그인]
키워드 :
한문 
◈ 太祖大王(태조대왕) ◈
카탈로그   본문  
1145년(인종 23)
김부식
1
三國史記 卷 第十五
2
高句麗本紀 第三
 
 

1. <太祖大王>

 
4
<太祖大王>(或云<國祖王>), 諱<宮>, 小名<於漱>. <琉璃王>子古鄒加<再思>之子也, 母太后<扶餘>人也. <慕本王>薨, 太子不秒, 不足以主社稷, 國人迎<宮>繼立. 王生而開目能視, 幼而岐嶷. 以年七歲, 太后垂簾聽政.
 
5
三年春二月, 築<遼西>十城, 以備<漢>兵. 秋八月, 國南蝗害穀.
6
四年秋七月, 伐<東沃沮>, 取其土地爲城邑. 拓境東至滄海, 南至<薩水>.
7
七年夏四月, 王如<孤岸>淵, 觀魚, 釣得赤翅白魚. 秋七月, 京都大水, 漂沒民屋.
8
十年秋八月, 東獵, 得白鹿. 國南飛蝗害穀.
9
十六年秋八月, <曷思王>孫<都頭>, 以國來降. 以<都頭>爲于台. 冬十月, 雷.
10
二十年春二月, 遣<貫那部>沛者<達賈>伐<藻那>, 虜其王. 夏四月, 京都旱.
11
二十二年冬十月, 王遣<桓那部>沛者<薛儒>伐<朱那>, 虜其王子<乙音>爲古鄒加.
12
二十五年冬十月, <扶餘>使來獻三角鹿․長尾兎. 王以爲瑞物, 大赦. 十一月, 京都雪三尺.
13
四十六年春三月, 王東巡<柵城>, 至<柵城>西<罽山>, 獲白鹿. 及至<柵城>, 與羣臣宴飮, 賜<柵城>守吏物段有差, 遂紀功於岩, 乃還. 冬十月, 王至自<柵城>.
14
五十年秋八月, 遣使安撫<柵城>.
15
五十三年春正月, <扶餘>使來獻虎, 長丈二, 毛色甚明而無尾. 王遣將入<漢><遼東>, 奪掠六縣. 太守<耿夔>出兵拒之, 王軍大敗. 秋九月, <耿夔>擊破<貊>人.
16
五十五年秋九月, 王獵<質山>陽, 獲紫獐. 冬十月, <東海谷>守獻朱豹, 尾長九尺.
17
五十六年, 春大旱. 至夏赤地. 民饑, 王發使賑恤.
18
五十七年春正月, 遣使如<漢>, 賀<安帝>加元服.
19
五十九年, 遣使如<漢>貢獻方物, 求屬<玄菟>(《通鑑》言: 『是年三月, <麗>王<宮>與<穢貊>寇<玄菟>.』 不知或求屬或寇耶? 抑一誤耶!)
20
六十二年春三月, 日有食之. 秋八月, 王巡守南海. 冬十月, 至自南海.
21
六十四年春三月, 日有食之. 冬十二月, 雪五尺.
22
六十六年春二月, 地震. 夏六月, 王與<穢>․<貊>襲<漢><玄菟>, 攻<華麗城>. 秋七月, 蝗. 雹害穀. 八月, 命所司, 擧賢良孝順, 問鰥寡孤獨及老不能自存者, 給衣食.
23
六十九年春, <漢><幽州>刺史<馮煥>․<玄菟>太守<姚光>․<遼東>太守<蔡諷>等, 將兵來侵, 擊殺<穢>․<貊>渠帥, 盡獲兵馬財物. 王乃遣弟<遂成>, 領兵二千餘人, 逆<煥>․<光>等. <遂成>遣使詐降, <煥>等信之. <遂成>因據險以遮大軍. 潛遣三千人, 攻<玄菟>․<遼東>二郡, 焚其城郭, 殺獲二千餘人. 夏四月, 王與<鮮卑>八千人, 往攻<遼隊縣>. <遼東>太守<蔡諷>, 將兵出於<新昌>戰沒. 功曹緣<龍端>․兵馬緣<公孫酺>, 以身扞<諷>, 俱沒於陣, 死者百餘人. 冬十月, 王幸<扶餘>, 祀太后廟. 存問百姓窮困者, 賜物有差. <肅愼>使來獻紫狐裘及白鷹․白馬, 王宴勞以遣之. 十一月, 王至自<扶餘>. 王以<遂成>統軍國事. 十二月, 王率<馬韓>․<穢>․<貊>一萬餘騎, 進圍<玄菟城>. <扶餘>王遣子<尉仇台>領兵二萬, 與<漢>兵幷力拒戰, 我軍大敗.
24
七十年, 王與<馬韓>․<穢>․<貊>侵<遼東>, <扶餘>王遣兵救破之.(<馬韓>以<百濟><溫祚王>二十七年滅, 今與<麗>王行兵者, 蓋滅而復興者歟?)
25
七十一年冬十月, 以沛者<穆度婁>爲左輔, <高福章>爲右輔, 令與<遂成>, 叅政事.
26
七十二年秋九月庚申晦, 日有食之. 冬十月, 遣使入<漢>朝貢. 十一月, 京都地震.
27
八十年秋七月, <遂成>獵於<倭山>, 與左右宴. 於是, 貫那于台<彌儒>․桓那于台<菸支留>․沸流那皂衣<陽神>等, 陰謂<遂成>曰: 「初<慕本>之薨也, 太子不肖, 羣寮欲立王子<再思>. <再思>以老讓子者, 欲使兄老弟及. 今王旣已老矣, 而無讓意, 惟吾子計之.」 <遂成>曰: 「承襲必嫡, 天下之常道也. 王今雖老, 有嫡子在, 豈敢覬覦乎?」 <彌儒>曰: 「以弟之賢, 承兄之後, 古亦有之, 子其勿疑.」 於是, 左輔沛者<穆度婁>知<遂成>有異心, 稱疾不仕.
28
八十六年春三月, <遂成>獵於<質>陽, 七日不歸, 戲樂無度. 秋七月, 又獵<箕丘>, 五日乃反. 其弟<伯固>諫曰: 「禍福無門, 惟人所召. 今子以王弟之親, 爲百寮之首, 位已極矣, 功亦盛矣. 宜以忠義存心, 禮讓克己, 上同王德, 下得民心, 然後富貴不離於身, 而禍亂不作矣. 今不出於此, 而貪樂忘憂, 竊爲足下危之.」 答曰: 「凡人之情, 誰不欲富貴而歡樂者哉, 而得之者萬無一耳. 今吾居可樂之勢, 而不能肆志, 將焉用哉.」 <遂>不從.
29
九十年秋九月, <丸都>地震. 王夜夢一豹齧斷虎尾, 覺而問其吉凶. 或曰: 「虎者百獸之長, 豹者同類而小者也. 意者王之族類殆有謀, 絶大王之後者乎?」 王不悅, 謂右輔<高福章>曰: 「我昨夢有所見, 占者之言如此, 爲之奈何?」 答曰: 「作不善卽吉變爲凶, 作善卽災反爲福. 今大王憂國如家, 愛民如子, 雖有小異, 庸何傷乎?」
30
九十四年秋七月, <遂成>獵於<倭山>之下, 謂左右曰: 「大王老而不死, 吾齒卽將暮矣, 不可待也. 惟願左右爲我計之.」 左右皆曰: 「敬從命矣.」 於是, 一人獨進曰: 「向, 王子有不祥之言, 而左右不能直諫, 皆曰『敬從名者』, 可謂姦且諛矣. 吾欲直言, 未知尊意如何?」 <遂成>曰: 「子能直言藥石也, 何疑之有?」 其人對曰: 「今大王之賢, 內外無異心, 子雖有功, 率群下姦諛之人, 謀廢明上, 此何異將以單縷, 繫萬鈞之重而倒曳乎? 雖復愚人, 猶知其不可也. 若王子改圖易慮, 孝順事上, 則大王深知王子之善, 必有揖讓之心, 不然卽禍將及也.」 <遂成>不悅. 左右妬其直, 讒於<遂成>曰: 「王子以大王年老, 恐國祚之危, 欲爲後圖, 此人妄言如此. 我等惟恐漏洩, 以致患也, 宜殺以滅口.」 <遂成>從之. 秋八月, 王遣將, 襲<漢><遼東><西安平縣>, 殺<帶方>令, 掠得<樂浪>太守妻子. 冬十月, 右輔<高福章>言於王曰: 「<遂成>將叛, 請先誅之.」 王曰: 「吾旣老矣, <遂成>有功於國, 吾將禪位, 子無煩慮!」 <福章>曰: 「<遂成>之爲人也, 忍而不仁. 今日受大王之禪, 卽明日害大王之子孫. 大王但知施惠於不仁之弟, 不知胎患於無辜之子孫, 願大王熟計之.」 十二月, 王謂<遂成>曰: 「吾旣老, 倦於萬機. 天之曆數在汝躬, 況汝內參國政, 外摠軍事, 久有社稷之功, 允塞臣民之望. 吾所付託, 可謂得人. 作其卽位, 永孚于休!」 乃禪位. 退老於別宮, 稱爲太祖大王.(《後漢書》云: 『<安帝><建光>元年, <高句麗>王<宮>死, 子<遂成>立. <玄菟>太守<姚光>上言, 欲因其喪發兵擊之. 議者皆以爲可許. 尙書<陳忠>曰: 「<宮>前桀黠, <光>不能討, 死而擊之, 非義也. 宜遣吊問, 因責讓前罪, 赦不加誅, 取其後善.」 <安帝>從之. 明年, <遂成>還<漢>生口.』 案《海東古記》: 「<高句麗><國祖王><高宮>以<後漢><建武>二十九年癸巳{丑}卽位, 時年七歲, 國母攝政. 至<孝桓帝><本初>元年丙戌 遜位讓母弟<遂成>, 時<宮>年一百歲, 在位九十四年. 卽<建光>元年, 是<宮>在位第六十九年.』 卽《漢書》所記與《古記》抵捂不相符合. 豈《漢書》所記誤耶?)
【원문】太祖大王(태조대왕)
▣ 커뮤니티 (참여∙의견)
내메모
여러분의 댓글이 지식지도를 만듭니다. 글쓰기
〔미분류〕
▪ 분류 :
- 통계자료 없음 -
( 신규 )
지식지도 보기
내서재 추천 : 0
▣ 함께 읽은 작품
(최근일주일간)
▣ 참조 지식지도
▣ 기본 정보
◈ 기본
◈ 참조
 
▣ 참조 정보 (쪽별)
백과 참조
목록 참조
외부 참조

  지식놀이터 :: 원문/전문 > 고전 > 한국고전 > 한국역사 카탈로그   본문   한문 
◈ 太祖大王(태조대왕) ◈
©2021 General Libraries 최종 수정 : 2021년 03월 27일